在皮革行业经历了十几年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广大的皮革制品专业市场和皮革商户都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一名皮草人,我们看到的是很多企业由家庭作坊搬到了价值上千万的厂房,我们看到的是很多皮草人由破烂不堪的十几平米的门市搬到了转让费几百上千万装修豪华的皮革城商铺,我们看到的是大家从最简单的交通工具变成了几十上百万的豪车。其实我们看到的光鲜远远不止这些。而这些光鲜的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巨大危机呢?
上一次的皮革行业危机是1999年,从1999年至2000年的两年时间里,皮革制品行业几乎全军覆没,剩下的也是苦苦支撑。而随着经济的回暖,加上皮革行业新生力量的出现,逐渐回暖。在新一代皮革行业领军人物的带领下,皮衣已经开始进入时装化的发展历程,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皮草人充满着智慧的光芒,在皮衣进入瓶颈期的时候,水貂服装出现了。
在水貂服装的强力带动下,皮衣也突飞猛进地发展,从产品结构上达到了相辅相成的状态。从前的家庭作坊,开始走入标准化的工厂,一些工厂也由过去的几百上千件产量发展到几万件,发展速度惊人。2009年水貂服装正式进入井喷期,由于之前一年原材料价格过低,加上产量供不应求,貂皮市场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甚至出现了“抢货”的现象。随着貂皮行情的利好形势,皮衣也出现了市场大好的繁荣景象。在这个阶段中,行业中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人物,也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皮革行业知名品牌。
而同时,在几个产地级城市的专业市场也发生了格局上的改变
1994年成立的海宁中国皮革城在2005年进行新城整体搬迁,新城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海宁中国皮革城A座,新城面积16万方,营业面积为原皮革城的三倍之多。
2007年,海宁皮革城实现了二期市场的建设和开拓,并且在同年开业的有辅料市场、鞋业广场和皮草广场。2008年启动建设了皮革品牌风尚中心。并于2010年1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而东北的皮革产业基地佟二堡在孕育了十几年的市场基础后,也步入正轨。佟二堡有实力的厂家当时都在营业二厅及东联皮革城。后来东联皮革城改名为“旺鼎”,而海宁皮革城也进入佟二堡市场,一期项目于2009年动工,2010年9月28日正式营业。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建成并运营二期项目和三期项目。海宁皮革城的总体营业面积超过40万方,期间佟二堡又接连建成并投入运营了“上海广场”和“香港时代广场”两个大型皮革城项目。
与此同时,作为历史悠久的皮革行业重要基地-河北辛集也经历了皮革市场的变迁,从老市场进入了“辛集国际皮革城”。
以上是中国几个重要的皮革产地城市所经历的历史变迁,而在近五年,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转,皮革行业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正是近五年,全国的皮革制品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势不可当。看似无限风光的背后,其实却暗藏了巨大的危机。
2015年,行业危机爆发的一年,此次危机对我们来说有困惑,有苦难,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要正视问题,我们要系统了解这些问题,并且指导我们行业以后的方向。我想这也正是历史的意义。我们之所以学习历史,绝对不仅仅是生硬记住那些书本知识。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看到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之所以皮乐乐对于此次危机如此敏感,并不是我们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我们皮乐乐所关注的领域以及皮乐乐亲身经历了2000年的那次行业危机,历历在目。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这次的危机来指导我们以后行业发展的方向。我们都很清楚造成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我们分别阐述,在此篇文章中我主要说一下皮革城在此次行业危机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启示。
下面我们从5个方面解析皮革城面临的一些问题
1、发展速度过快。对于皮革行业的发展,海宁皮革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对海宁还是佟二堡或者其他市场,都具有历史意义。可是我们拿佟二堡为例,其实本身一期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是接连开发了二期项目和三期项目,建设辅料市场,建设厂房。特别是三期项目,以现有的格局,是属于重复建设。现在的结果是海宁一期、二期、三期项目还是拥有以前一个皮革城的资源,而有限的资源无法进行合理的配置,导致了费用过高,客流减少,商户无法正常经营的现象。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在今年和明年会尤其明显。
2、人才储备不足。这其实也是单纯追求扩张速度而引发的连锁效应之一,到地方市场也都是找一些非专业人士来进行日常工作。开始时候市场进行大面积广告推广还好,人气短时间内爆发,所以掩盖了管理方面的问题。而长此以往,由于人员储备不足而引发的问题会接连暴露出来。特别是在一个地区同时存在几个皮革城的情况下,个人观点必须独立运作,而用一个管理团队和有限资源来同时支撑几个项目的运作是不可取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节省开支,而长期来看则暗藏危机。
3、不重视运营管理。海宁皮革城最大的优势在于推广,自身品牌知名度的积累已经达到比较高的程度,加上新市场的广告覆盖率比较高,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双重保证。所以海宁皮革城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但是事实是时代在发展,而海宁皮革城自从投入运营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模式上的改变和创新,还是用过去的方式在运作市场。在佟二堡,运营方面竟然输给了香港时代广场一个后起之秀,归根结底,还是团队的问题。而如果再不提高团队的策划、运营、管理能力,那么也必然成为海宁皮革城长期发展的一个障碍。
4、广告持续力度问题。我看到了佟二堡海宁皮革城商户的告知书和海宁皮革城官方给出的回复之后,在回复中表达的意思是现在减少了很多传统广告模式,注重新媒体。这个在理论上来说确实看起来是比较有道理的,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海宁皮革城的答复显示出来的是海宁皮革城本身已经拥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所以好像完全不需要投入太多大家也了解海宁皮革城。事实上,好比可口可乐,他在做广告宣传和不做的时候销量上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大家会持续保持一种关注度,而举一个极端的例子,还是拿十年前全球最高品牌价值的可口可乐来说话,如果有一年不投入广告运营,只是依靠品牌过去的影响力,那么后果我们可想而知。可口可乐CEO小伍德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可口可乐百分之九十八是糖和水,如果我们不做广告,就不会有人喝我们的饮料。其实广告营销需要爆发力的同时也必须具备持续性,不能单独依靠过去的知名度,这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5、对商户的实际情况没有把握清楚
以现在的租金水平,各方面费用都算上,加上货品的成本,没有人敢去憧憬未来。为什么今年的商户都忧心忡忡,因为今年不是说多赚钱与少赚钱的问题,而是亏多与亏少的问题。
皮革城的过度开发导致的是主力市场的严重分流,而很多二级市场并不具备建立皮革城的客观条件。所以很多开发商拿着免租的幌子到海宁招商,建立皮革城之后炒高附近的地皮,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忽略甚至无视专业市场的运营问题。
我们把除了海宁皮革城之外的皮革城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的皮革城
一、省会级城市皮革城
省会级城市的皮革城一般特点是在本省建立时间比较早,具备人口基础及购买力等明显优势,相对来讲是比较稳定的。而我们很清楚,皮革城业态来说,运营是十分关键的。而在省会级城市大多皮革城中,很多企业和开发商是相对实力较好的,但是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运营不专业,对行业了解度很低。所以很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对行业的不了解,导致了在运营过程中会走一些弯路。包括我接触过一些很优秀的省会级城市皮革城,也存在这个问题。只能说,一些运营能力比较强的公司会有一些优势。省会级城市中还容易存在另一种形态,商贸城模式的皮革城。商贸城模式的皮革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整体运营,很难考虑到皮革城业态的特殊性,缺乏对皮革城独立运作的能力。还有,商贸城模式大多是开发商以卖商铺为主,大多这种模式来说,运营方面是软肋,大家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和商场明确的两件事情一个是专业的运营团队,另一个就是有没有皮革城独立的运营方案,才能有效规避风险。
二、二级城市皮革城
二级城市皮革城最近几年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因为大家都知道皮革业态招商非常热门。只要开发商找两个人到海宁丽景酒店就可以进行招商,而且效果都会比其他业态要好。常规来说,一般的皮革城要两至三年孕育期。不排除以海宁皮革城这种靠覆盖式推广可以达到短期火爆的市场。但是二级城市大多孕育期比较长,开发商很多都是以很低廉的租金吸引一些实力较弱的商户,甚至很多二级城市皮革城以免租一至两年吸引商户,而大家反过来想一下真的有这种好事吗?他们同样是做生意,为什么会亏本经营呢?有一部分开发商是想通过商业项目提高周边楼盘的价格,还有一部分是想进行尝试。不过开发商不是福利院,都是免租的店,怎么可能花太多金钱和人力去进行营销?而且自身很多二级市场不具备容纳皮革城的人口基数与购买力,所以二级城市的皮革城成功率较低,在今天的行业危机背景下,近两年也将会有一大部分二级市场的皮革城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三、不具备竞争优势的皮革城
我之所以单独总结了这一类皮革城,是因为有一部分市场是几乎很难看到皮革业态优势的。比如一些闲置的小商业项目,完全不懂行业格局,完全不懂专业运营,也去开一个皮革城。或者有一个小项目的底商,也要拿出来开一个皮革城。这样的皮革城成功率极低,大家要多总结选皮革城的优势劣势。一般这种皮革城真正有实力的商家是很少选择的,所以品牌优势不具备,货品结构也不完善,就会在以后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哪怕是有个别的皮革城在短期之内有所爆发,也很难能够长期稳定地经营。
皮革城的模式和结构分为很多种,自身条件也不尽相同。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一个可以长期经营的皮革城,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而如果选择了风险很大的地方,不说赚钱与亏钱,就单单库存一项就已经够头疼了。而最严重的问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在皮革城存在自身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存在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发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历史,而历史的意义就是让我们铭记今天的痛,而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有所参考。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行业危机,我们要在以后的经营中以此为鉴。而今天皮乐乐分享的文章仅仅是从皮革城的角度来分析的。此文为系列文章,总结了此次行业危机中我们需要看到的最真实的背后,从多个角度总结造成此次行业危机的真正原因。我们知道过去已经成为历史,而我们必须正视历史,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更加客观和精准的眼光去面对市场,分析市场。今天仅仅是我们的一个开始,在正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要着手去改变,改变模式,改变思维。
结束语:此文为系列文章,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皮革行业面临危机时各个局部所出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我们所有皮草人该努力改变的,只有我们皮革行业健康发展,我们才能成为历史的赢家。我再一次倡导我们皮革行业精英团结一致,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迎接我们皮革行业的下一个春天!
此篇文章为皮乐乐原创文章,任何媒体及社会团体未经本人允许禁止发表及私自转载。
我要入驻(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商家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