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跟大家分享一些生活上的经验~
螺丝钉家里,常备可供家里使用三个月的生活物资。
除了保鲜时间比较短的青菜、水果,不好囤太多,其他的都有一些囤货。
例如水、粮油、各种调味料、零食、卫生纸。
这个习惯倒不是因为病情之后才养出来的,2018-2019年之前就有。
为啥呢?
有的朋友还记得,螺丝钉以前在《定投十年财务自由》这本书中,也分享过消费上省钱的一个秘诀:「可选消费降级,必需消费走量」。
今年的经济也不太好,像有的公司也出现了裁员。
其实人生也会有「牛熊市」,有好的年景,也有差的年景。
如果把我们的日常开销区分一下,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可选消费,一类是必需消费。
其实这个划分,跟投资指数基金时的行业划分有些类似。
可选消费,是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
例如汽车、化妆品、最新款的手机、最新款的电脑,花费非常大的出境旅游等等,都属于可选消费。
这些可选消费,有了它们,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
但是如果经济能力达不到,没有它们,我们也可以继续生活、继续过日子。
很多时候,可选消费都是可以降级消费的。
• 比如用不了最新款的、比较贵的手机,旧款手机也可以继续用。
• 再比如汽车,买个价格便宜的车也可以满足出行的需求,或者是考虑跟同事朋友一起拼车上下班,分摊油费。
可选消费的特点是,很容易找到降级的替代方案。
就好比手表,上到几十万的名表,下到几十元的普通表,都是有的,都能满足看时间的基本需求。
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消费品。
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可选消费降级,可以减少家庭不必要的开销。
必需消费,是维持日常生活的消费。
吃吃喝喝、包括各种必要的洗漱用品等,都属于必需消费。
放在2018-2019年之前,咱们提必需消费走量,目的是可以一次性大量买入,这样会划算一些。
比如说超市或者电商做活动的时候,趁着打折多买一些,使用优惠券或者满减券等,这样买下来的单价会比平时更便宜。
另外现在也有很多仓储型超市,里面大份装的商品,折算下来单价也会更划算。
而这些必需消费品又是每天都在不断消耗的,所以不怕买了不用反而浪费钱。
当然,这种必需消费品,得是真的「必需消费」,而不是自己觉得会消费的。
可以把自己家里,最近一个月,真实用到的必需消费品,以及用了多少量,列一个清单。
这些是真实的自己会用到的。
当然了,也不要囤太多。
一次性买特别多的东西囤着,有时会起到反作用,吞噬我们的流动资金。
基本上,一次囤一个季度的消耗品就可以了。
放到病情这两年,必需消费走量,做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起到了囤货的效果,如果遇到了特殊情况,可以保证家里人的生活质量不受太大的影响。
同时因为这些都是日常也用得到的,即便病情过去了,也会正常消耗,不会浪费。
最后一点,我们还需要定期检查。
做投资的时候,很多朋友会经常看持有的品种的收益。
同样的,家里有什么东西也需要定期检查。
人都是有惰性的。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按照人的惰性,都是倾向于花钱越来越多的,所以我们需要定期为家庭开销做好规划。
如果不定期检查,家庭开销可能不知不觉的就提上去了。
看看哪些过期了没用完,哪些是根本没用上的,下次「进货」的时候就可以减少。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做好改进。
两口子定期合计合计,甚至可以节约下超过30%的钱。
这样,在消费上可以起到节流的效果,也能保证家庭生活的质量。
大家有什么开源节流、囤货的小技巧呢?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我要入驻(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商家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