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赢了。
时间定格在7月21日零点30分,周杰伦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蔡徐坤,登上微博超级话题第一名,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行为艺术就此落下帷幕。
有趣的是,首位微博影响力破亿的艺人并没有开通微博,他本人以缺席的方式参与了这场流量打榜大战,只是事后在ins上回应了一句:“希望你以后也有一群像我一样这么挺自己的歌迷”。
对粉丝而言,周杰伦代表着自己的青春,曲是青葱岁月的旁白,词是年少故事的注脚:“重要的不是超话第一,重要的是出道20年了,还有人愿意帮他拿超话第一。”
起因是前几天,豆瓣网友发了一篇名为《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的帖子,说他连微博超话排名都上不了,质疑“周杰伦的粉丝真的有那么多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称“中老年”的杰伦粉丝,拿起手机从零学习“打榜”、“做数据”等技能,各种段子和表情包在网络上流传,一代人以这种执念的方式致敬青春,有对于流量的嘲讽,亦是对岁月流逝的不甘。
今年1月8日,周杰伦分享了《以父之名》的MV,并配文称:“告诉你们为什么我很少听别人的歌,因为我16年前写的歌,到现在还在流行。”
霸气源于底气。
当同行都在为了新专辑销量拼命刷数据的时候,他强调:“我的专辑销量,卖多少,就是多少”。
2003年,周杰伦成为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亚洲男歌手,西方媒体称其“King of Aisna POP(亚洲流行之王)”。
新专辑《叶惠美》的主打歌《以父之名》创下了全亚洲50家电台同步首播,八亿人在线收听的记录,并且每年7月16日被定为周杰伦日,表彰他对华语音乐的贡献。
那一年《三联生活周刊》第36期的封面故事《流行偶像周杰伦》写道:华语歌坛群龙无首的状态因为周杰伦的出现而变得清晰了许多,别用“新天王”、“小天王”这类虚张声势的词汇来为周杰伦冠名,因为他是一个颠覆者,他要在这个时代版图上画出的是一个属于他自己形状的符号——而这个,正是这一代人在青春期最想完成的使命。
16年后,关于偶像和流量的battle之争结束了,80、90后从青春期逐渐步入中年危机,但属于周杰伦的时代依旧没有过去。
今年 4 月,周杰伦在音乐app的歌曲进入付费时代,腾讯音乐三大音乐播放器(酷我、酷狗、QQ音乐)上的几十张专辑,4000多首歌曲,必须开通会员才能听到。
从商业价值的角度来看,周杰伦的影响力并不体现在榜单数据和奖项争夺上。
有一年,周杰伦获得了很多奖项提名,他心里想怎么也会有一个吧,于是就带着外婆和家人去参加颁奖典礼,结果一个奖项没拿到,连个上台说感谢的机会都没有,事后媒体还去采访家人,他觉得很丢脸,就写了一首《外婆》。
许多年后,周杰伦学会了以平常心去面对竞争,作为颁奖嘉宾出席活动的时候,他对台下的歌手说:“你们今天赢不是永远赢,输也不意味着明天没有机会。”
音乐到最后,已经不是大家在评论,你把评奖当一个游戏就好了。那是一个游戏,你不会永远失败或永远得意。
1979年1月18日,周杰伦在台北出生。
父母都是教师,但他的数学成绩却经常在40分左右,“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老师甚至认为他有学习障碍。
虽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他在音乐方面却很有天赋,听到音乐就会随着节奏兴奋地摇晃。4岁那年,周杰伦的妈妈叶惠美把家里三分之一的钱都拿了出来让儿子学音乐,先是电子琴,后来买了直立钢琴。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经济负担并不小,叶惠美以前爱漂亮、喜欢逛街的一个人,因为要给儿子最好的,只能做出自我让步。
妈妈对周杰伦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至少要练2个小时以上,而且会拿着藤条坐在一旁督促他,练得好的时候,就夸赞鼓励他;当周杰伦顽皮好动不好好练琴的时候,就会打他。
每当听见窗外其他的孩子们嬉戏打闹玩游戏的声音,周杰伦心里就很难过,“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虽然小的时候不懂,但如今回过头来,也体会到妈妈当初的良苦用心,这段经历还被他写进了《听妈妈的话》的歌词中。
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离异,让青春期的周杰伦变得敏感而又孤独,唯有音乐让他得到安慰。高中联考,可考卷的答案他都不会,只考了100多分,当时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招生,周杰伦抱着试试的心理参加了考试,竟然考上了。
高中钢琴老师说,周杰伦十多岁时已经培养出远远超越他实际年龄的即兴演奏能力——他将庄严肃穆的音乐变奏,以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重新演绎,听上去就像流行歌曲。或许,成为80、90后的共同青春回忆的数百首经典歌曲早就在此埋下了伏笔。
再后来,他连续两次报考台北大学音乐系都落选,迫于生计,他只得来到一家餐馆当服务生。
这段经历周杰伦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的时候回忆道:“有一技之长,远比学历高重要。如果你有很好的环境,你还是要读书。我不是读书的料,我是做音乐的料。如果我上了大学,今天我肯定就是一个大学钢琴老师。”
人生这种东西,就是很难说,一切就是随缘随性。考两次都失败,当时对周杰伦而言,是一个挫折,但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老天在帮你规划更长远的东西,只是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第一张专辑《Jay》一战成名,第二张专辑《范特西》红透大江南北,第三张专辑《八度空间》后迎来首场演唱会,周杰伦看似顺利的明星之路背后,少不了的是高要求和高强度的练习和音乐才华的积累。
所有的逆袭都不过是勤加练习后的正常发挥。周杰伦爆红的背后,当然也少不了心酸故事。
1997年9月,周杰伦的学妹瞒着他,偷偷给他报名参加吴宗宪主持的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王》,那次机会让周杰伦进入到吴宗宪的阿尔发音乐公司担任制作助理。
刚进公司的头两年,周杰伦没有钱也没什么朋友,每天睡在办公室的地上,瓷砖地上面垫了一个草编的东西,一天到晚写歌写到流鼻血,尽管努力至极,他写出来的歌,还是没有人愿意唱。
1999年12月的一天,吴宗宪将周杰伦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如果他能在10天的时间里,写出50首歌,自己就从中挑出10首帮他出唱片。
十天后,周杰伦真的拿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写得漂漂亮亮,曲谱得工工整整。吴宗宪无话可说,只能兑现发行唱片的承诺。
2000年,周杰伦凭借专辑《JAY》横空出世,《JAY》取自周杰伦的英文名,一举夺得台湾流行音乐金曲奖的“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最佳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歌手。
周杰伦曾创作了一首名为《眼泪知道》的歌曲,吴宗宪把它推荐给当时的天王级歌星刘德华,刘德华看了一眼歌词,便连连摇头当场拒绝了:“眼泪怎么会知道,眼泪要知道什么呢?”
有趣的是,成名后的周杰伦登上了《福布斯》中文版推出的“2012年中国名人榜”榜首,而2011年的冠军刘德华则退居第二。
周杰伦也曾为当时火爆华语歌坛的张惠妹写了一首《双截棍》,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张惠妹比较前卫,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他创作的歌曲。不过《双截棍》还被张惠妹以“曲风有别、概念不同”的理由拒绝了。
后来的《双截棍》由周杰伦亲自演唱,还拿到第13届台湾金曲奖“最佳编曲人奖”。那段时间大街小巷都在唱“哼哼哈兮”,让耍双截棍成为了一种流行,甚至发生有男子唱《双截棍》而喜欢上玩双截棍,因琐事与邻居发生争执拿起双截棍打伤他人的社会事件。
出道19年的周杰伦今年整整40岁,除了唱歌写歌,也曾涉猎过影视、餐饮和电竞等投资。他似乎并不怎么眷恋娱乐圈,比起站在舞台中央享受光芒,他目前的重心更多放在家庭生活中,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时间陪伴家人。
他说过:“如果有一天你们累了,听到简单爱会觉得温暖,那我就没有白白在你们的青春里经过。”
“只要有一个歌迷还在听,我就会继续唱下去。我的时代不会过去。”
当流量来临,没有人能改变潮水的方向,但周杰伦真的可以。
我要入驻(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商家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客户